注意:因業務調整,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
品系名稱:B6-IL6tm1小鼠
英文名稱:B6-IL6tm1 mouse
疾病名稱:腫瘤、自身免疫疾病、炎癥
相關基因:IL-6
背景品系:C57BL/6J
遺傳類型:基因敲除
繁殖方式:HOM X HOM
繁殖代數:NA
研究用途:用于腫瘤、自身免疫疾病、炎癥等及信號轉導方面的研究。
飼養環境:屏障或隔離環境
培育單位:北京華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
保種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
資源鑒定:否
鑒定日期:暫無介紹
IL-6的產生細胞及表達 機體內的淋巴和非淋巴組織細胞能組成性地表達IL-6和 或在幾種不同刺激條件下反應性地 表達IL-6,如人成纖維細胞、單核細胞和一些T淋巴細胞 、T24磅骯癌細胞以及心臟粘液瘤細胞都特組成性地分泌有活性的IL-6;B細胞也能表達IL-6,而且在TNF, lL-1、血小板源性的生長因子 (Ple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即 PDGF). Poly(C).Poly(I)和其它類型的干擾素等協同下, 表達水平增強:T淋巴細胞在PHA或 ConA刺激下,同樣增 強IL-6的表達, TNF還能增強人體一些瘤細胞表達IL-6。 隨著基因克隆方法的應用, 已能在大腸桿菌或哺乳動 物的細胞中高效表達重組的IL-6(Recombinant interleukin-6, rIL-6)。
Baucer等分別研究了人外周血單核細胞 (PBM C )中 IL-6 mRNA表達的動力學過程 。Horii用克隆1L-6cDNA的TaqI—BanⅡ酶切寡核苷酸片段當作操針,利用 Northern 印跡和點雜交方法測定了mRNA含量, 表明PBMC中 IL-6mRNA雙相表達。第 1峰約在第 4小時,第2峰約在第48小時,這是PBMC的不同亞群的細胞表達IL-6 mRNA動力學過程的表現 。 巨噬細胞即使未受到抗原刺激時約在第5小時有mRNA生成,其可能是 屬于組成性表達;T和B細胞受 分 裂原刺激后第48小時表達之。雙相表達的意義可能在于機體在不同時期都能產生IL-6, 以滿足免疫應答的需要。
IL-6蛋白質分子鑒定表明:其分子量約為26KD,是 由184個氨基釀組成的糖蛋白,其氨基酸序列與β1-IFN和 G-CSF有部分同源性; 人和鼠的 IL-6蛋白質之間有6% 的同源性;其意義有待闡明。目前純化的rIL-6比活性可達到6.3×10。U/mg【1】。
IL-6的生物學活性
天然IL一6(Native IL-6, nlL-6)含量極少 ,純化困難,所以對它的研究受到限
制,基因克隆和高效表達的 rIL-6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rIL一6基 本上具有nIL-6相同的生物學活性,不過已發現一點例外,由大腸桿菌表達無糖化的rIL-6無抗病毒活性 ,這可能與 rIL-6的表達體系有關【1】。
IL-6影響B細胞的增殖和分化:Mueaguchl報道 IL-6在B細胞增殖和分化過程中起調節作用,它是誘導B細胞分泌Ig的必需因子之一,主要直接影響成熟的B細胞產生 免疫球蛋白IgM 、IgG和 IgA,對M型 Ig無選擇性 。這一點與其它自細胞介素不同,如IL~4使休止期B細胞分泌IgG 和IgE;1L-5使激活的B細胞選擇性分泌lgA。在培養的受PWM激活的細胞第4天 (總共培養8天),抗IL-6的抗體仍能特異性阻斷IL-6引起的抗體分泌作用, 但不能抑制PWM激活的B細胞增殖,提示:(1)IL-6本身不能單獨使B細胞增殖(2)抗IL-6抗體是通過特異的非細胞毒作用, 阻斷B細胞 產 生 Ig: (3)IL-6可以作用于分化成熟的B細胞, 使之分泌抗體。神經白介素(neuro leukln)能使PWM激活的B細胞產生Ig, 但這種作用僅限于B細胞早期分泌Ig反應。有人報道1L-6還參與調節B細胞 增 殖 過 程,IL-6的作用是通過它與分布在B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實現的。總之白細胞介素對B細胞的作用是復雜曲,現僅了解在B細胞增殖和分化的一系列過程中,IL-4(又 稱B cell stimulatory factot-1, BSF-1)誘導休止期 的 B細胞激活;IL-5(又稱B cell growth factor,即BCGF-Ⅱ)參與激活B細胞的生長成熟過程;IL-6使分化成熟的B細胞分泌抗體。
IL-6對T細胞的作用最初認為 IL-6只是特異作用于B細胞,后來證實它也可作用于T細胞。已知T細胞在抗原或分裂原激活后,必須有輔助信號存在,才能產生增殖反應 。Tosato等近來發現IL-6就是起這種輔助信號作用,它能促進PHA或ConA 激活的T細胞增殖生長,后者是具有 T4和 T3表型的T淋巴細胞 IL-6的促進作用不需要任何輔助細胞參與,說明這是IL-6與PHA或ConA共同直接作用于T細胞的結果, 且這種靶細胞是休止期T細胞。深入研究揭示抗IL-2受體的抗體不能阻斷IL-6誘導的T細胞的增殖過程。建議IL-6的作用并不是通過刺激T細胞生IL-2來實現的; 推測 IL-6可能作為一種T細胞生長因子或促進因子 (Progression factor), 而不是通過誘導T淋巴細胞產生一種自分泌生長因子(Autocrine growth factor, 如IL-4),再 由后者發揮促進T細胞增殖,Okada等支持這種觀點。Baroja也報道T細胞受到抗T細胞單克隆抗體 (即抗CD28單克隆抗體 )刺激后 ,IL-6與 IL-l作用類似,發揮輔助信號作用,促進T淋巴細胞的激活, 從而產生對 IL-2的應答能力。 此外,Lotz等證實IL-6也可誘導人和鼠受PHA處理的胸腺細胞增殖。
對造血祖細胞的作用:人rIL-6影響小鼠粒-巨系祖細胞的分化過程。通過體外細胞 培養發現正常小鼠骨髓細胞在 5~ l00ng/ml濃度的rlL-6刺激下, 形成含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的細胞集落,在20ng/m1濃度時,rlL-6作用即基本飽和, 通過與人rG-CSF比較 ,它們的生物學活性有些相似,不過由rG-CSF形成的細胞集落主要含有 中性粒細胞 。5-FU處理的小鼠脾細胞經rIL-6作用后可形成二到四種細胞組成的不 同形式的集落,其中的細胞類型有中性粒細胞、 巨噬細 胞 、嗜堿細胞、肥大細胞和巨核細胞。單細胞轉移實驗(single cell transfer experiment)結果提示rIL-6是直接作用于小鼠粒一巨系祖細胞,不需要淋巴細胞的輔助,就可引起它向巨噬細胞、粒細胞等方向分化成熟。但是同樣條件下的 rlL-6不能支持入骨髓細胞形成細胞集落。然而 ,rG—CSF卻能使人的骨髓細胞形成含有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組成的細胞集落 將rlL-6加入含有rG-CSF的培養皿中,也不能增強或改進 rG-CSF形成的細胞集落故認為人的IL-6不能獨立地影響髓系造血過程, IL-6可能需要與其它因子 (如IL-3)共同作用,促進細胞集落形成或增強血細胞分化的功能。不過確切機理尚待闡明。
IL-6參與機體的應急過程:IL-6作為肝細胞刺激因子,主要誘導培養的肝細胞產生 急性反應期蛋白質合成。 rIL-6在 兔體內可引起發熱 。Nijateu等利用 H 標記的 IL-6的B細胞系測定急性反應期病人血清中IL-6,結果是在開始幾小時內,IL-6比正常情況下高出 2~ lOO倍,而且 CRP和AAT(α2-antitrypsin)是逐漸上升;當發熱和IL-6水平都降低時,CRP仍然很高,這表明在急性反應期 (如損 傷、炎癥和感 染),IL-6起著一定的作用。
IL-6參與風濕病、 自身免疫病等 病變發生過程已有許多證據表明,在一些感染、風濕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過程率 ,IL-6也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IL-6可以和 IL-1、TNF一起,共同參與上述病理過程,其機理可能是:體內巨噬細胞在吞噬或胞飲抗原物質,本身可產生一些細胞因子,如IL-6,還有IL-1和TNF,其中IL-6和 TNF又可作用于血管的內皮細胞,后者也能產生IL-1,通過血液流動,上述細胞因子分別作用于全身或身體某一器官內相應的靶細胞;通過結合受體而引起一系列的免疫應答 在正常時,起到抗感染作用而在病理情況下,可導致全身性風濕病,糖尿病和甲狀腺疾患等多種自身免疫病。
IL-6的其它作用:天然IL-6作為 IFN-β2, 具有干擾素共同所具有的抗病毒活性,此外, 能促進鼠B細胞雜交瘤細胞和漿細胞瘤的生長;還有抑制成纖維細胞的生長作 用。近幾年來,驚奇地發現IL-6與某些腫瘤細胞之間有一定關系,如膀胱癌細胞、 心臟粘液瘤細胞均能分泌 IL-6;更有甚者人體多發性骨髓瘤細胞依賴自身的1L-6作為 自分泌刺激因子才能生長。因而,闡IL-6與臨床上這些疾病的關系對于防治疾病將具 有深遠的意義。
L-6/IL-6R 復合體在免疫反應的多個過程中均 可發揮作用。這一復合體可促進適應性免疫反應的 發生;抑制 Th1、Treg 的分化,促進 Th2、Th17 細胞的 分化;并且在 B 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為產生抗體的漿 細胞及 Ig 類別轉換中起重要作用[15]。
1、介導固有免疫轉化為適應性免疫 炎癥是機體抗感染及引起組織損傷的重要過程之一。從固有免疫向適應性免疫轉變是炎癥反應的一個重要過程,這一轉變的標志是從中性粒細胞浸潤向單核細胞浸潤轉變。IL-6 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IL-6可控制白細胞的招募,實驗表明,IL-6 可促進中性粒細胞的凋亡;并且 IL-6 可誘導內皮細胞表達粘附 分子并且促進單核細胞趨化因子的產生,因此促進單核細胞在炎癥及感染部位的聚集。
2、在 T 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2.1 IL-6 與 Th17 細 胞 的 相 互 作 用 Th17 細 胞 是CD4+ T 細胞的一個亞群,與炎癥及自身免疫病密切相關,多種前炎癥細胞因子在 Th17 細胞發生中起重 要作用,如 TGF-β,IL-6,IL-23 。IL-6 在 Th17 細胞分化及 IL-17 發揮促炎作用過程中占有重要地 位。Liu 等在實驗中證實:當加入 IL-6 時,IL-17 及 磷酸化的 stat3 的量明顯增多 。亦有研究表明 IL-6表達上調可擴增 Th17 細胞群的數量;IL-6 缺陷可抑制許多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如 IL-6-/-的 F759 小鼠不能形成 RA,這表明 IL-6作為 IL-17 的上游可調節誘導許多自身免疫病的發生。同時 IL-6 也是 IL-17 下游的一個重要的靶目標。IL-17 通過 NF-κB 信 號可引發 IL-6 產生的正反饋環,IL-6 產生增加,進而誘導自身免疫病的發生。IL-6 及 Th17 促進 IL-6表達的協同效應由 stat3 介導。在 F759 小鼠中 IL-17引發 IL-6 產生的正反饋環增加。在 IL-17-/-的F759小鼠中 IL-6 仍可誘導 RA 的產生,IL-6-/-的 F759 小鼠中 IL-17 不能誘導產生RA。這表明 IL-17 通過引發 IL-6 表達的正反饋環,使 IL-6 過表達,從而使F759 小鼠產生A。在體內也證實 IL-17 可增加血 清中 IL-6 的濃度。另外研究發現 IL-17 與 IL-6 可協 同 刺 激 各 種 NF-κB 靶 基 因 的 表 達 如 KC、MIP2、IκB-δ,IL-17 以 IL-6 劑量 依賴方式介導 上 述 基 因 的表達。這說明 NF-κB 可直接或是間接與 stat3 相互作用,通過刺激 NF-κB 信號通路,病毒感染可引發 IL-6 表達的正反饋環,促使自身免疫病的發生。總之,IL-6 表達增加一方面增 加 Th17 細胞亞群數量,另外增加 IL-17 引發的 IL-6 產生的正反饋環。
2.2 對 T 細胞其他亞群的影響 IL-6 對 CD4+T 細 胞的影響是多樣的。IL-6 通過增加細胞因子信號沉默子的表達阻斷 INF-γ,抑制 Th1 分化;通過上調NFATC2 及 c-maf,促進Th2 細胞的分化;而且 IL-6 可下調調節性 T 細胞的產生。
3 對 B 細胞分化及抗體產生的影響 IL-6 曾被看做是 B 細胞分化因子,B 細胞生長因子。IL-6 確實在 B 細胞的發生及抗原特異性抗體的產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3.1 可促進 RAG 的表達 RAG 在 B 細胞的發生及各組分形成過程中均發揮重要作用。RAG 酶 1、2 通過聚集免疫球蛋白基因組可變區 V、D、J 基因,調節 基因的隨機重排、替換及選擇。繼發性 D、J 基因重排可修正 BCR 的特異性,從而啟動更有效的免疫反應。先前認為 RAG 的二次重排僅局限于不成熟的B 細胞中。近年研究發現,在激活的 B 細胞及生發中心中也存在 RAG 的產物。Hillion 等[19]研究發現,用 CD40 及抗 IgM 聯合刺激 B 細胞,B 細胞可分泌IL-6,并且表面 IL-6R 的表達上調,IL-6 又可誘導RAG 基因的表達,IL-6 誘導 RAG 基因表達的機制仍然未知,可能是 IL-6 可激活一種轉錄因子,該轉錄因子具有啟動 RAG 基因轉錄的功能,或者 IL-6激活相應轉錄因子的順式作用元件,抑制沉默子(具有抑制 RAG 轉錄的特性)。另有研究表明 RAG 在清除自身反應性 B 細胞的過程中 也發揮重要作用 。RA 患者的成纖維細胞樣滑膜細胞(FLS)可向 B 細胞提供 2 種信號以激活 RAG 酶 1、2,一種是 FLS 膜 表達的 BAFF,一種是 FLS 產生的 IL-6,在炎癥性關節中這兩種細胞因子的出現可促進一種 B 細胞的產 生,該 B 細胞可產生高親和力的自身抗體,這進一步說明了 B 細胞耐受喪失的原因。
3.2 在抗體產生過程中的作用 體外研究表明 IL-6 可誘導漿細胞的分化;體內研究證實 IL-6 在抗體產生及類別轉換中起重要作用。高表達 IL-6 的小鼠,漿細胞生成增加,用肝抗原免疫 IL-6 缺陷小鼠, 抗原特異性 IgG1、IgG3 水平下降,而 IgM 不受影響。IL -6 誘導 B 胞 產生抗體依賴 IL -21的輔助 ,而IL-6 又是誘導記憶 T 細胞、naive T 細胞產生 IL-21所必需的。而且在未激活的流感病毒中應用 IL-6, 可觀察到病毒特異性抗體產生增加,這一過程也需要 IL-21 的輔助。總之,IL-6 通過誘導 IL-21 的產生,促進 T 細胞輔助B細胞的能力,進而促進 B 細胞產生抗體。
4 免疫系統成分對 IL-6 產生的影響 不 僅 IL-6可通過一系列途徑增強免疫反應,免疫系統對 IL-6 的產生亦有一定影響。用適應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 受體刺激 B 細胞,B 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可增加,例如用 TLR 及 CD40 刺激 naive B 細胞,兩者可協同誘導 IL-6 的產生。這一過 程依賴 JNK 途徑的激活,CD40 可誘導 JNK 的激活,隨后由 P1: c-jun 同源 二 聚 體 驅 動 IL -6 的 產 生 ,TLR7 信號可顯著增加CD40 介導的 IL-6 的產生。此外許多其他的細胞因 子 如 TNF-α 及 IL -6 家族的其他 成員均可作用于IL-6 的上游,誘導 IL-6 的產生。這解釋了以IL-6信號為靶目標治療自身免疫病會有較好的臨床療效。IL-6 產生增加一方面有積極的生理作用,通過促進B細胞的增殖,促進抗體的分泌,下調調節T細胞而使免疫反應的效率提高;細胞因子產生的增加,在抗感染的同時也可使自身免疫病的發病風險加大,如 RA,在 RA 患者血清及受累關節的滑液中均可觀察到 IL-6 及 IL-6R 濃度升高,并且濃度升高與患者的臨床表現的輕重相關【2】
大量基礎和臨床研究證實通過阻斷IL-6/IL-6R信號通路可以減輕排斥反應,特別是慢性抗體介導的排斥.因為慢性抗體介導的排斥是目前導致移植物失功的重要因素且無其他有效治療方法,所以通過阻斷IL-6/IL-6R信號通路減輕慢性抗體介導的排斥方案有望在臨床進行進一步驗證和推廣,改善移植物預后【3】
腫瘤是全球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腫瘤微環境是腫瘤細胞賴以生存的重要環境,可促進腫瘤的進展和細胞轉移。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6受體(IL-6/IL-6R)信號通路在正常體內平衡和免疫反應中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活性,是促進腫瘤進展的重要細胞因子。目前,已有多項研究闡述了 IL-6在各種腫瘤中的作用,更有相應的臨床試驗得以證實。已知,IL-6傳導信號,必須與IL-6R結合,通過gp130向胞內傳遞信號。然而,IL-6R對各種腫瘤的預后作用的研究卻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著眼于IL-6RmRNA,探討IL-6RmRNA表達在卵巢癌、肺癌和乳腺癌中潛在的臨床和生物學功能。研究結論1、卵巢癌、肺腺癌、乳腺癌患者腫瘤組織中IL-6RmRNA水平與患者的預后有關,IL-6RmRNA水平越高,患者預后越好,可被用作其預后指標。在肺鱗癌患者中,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其95%CI下限接近1.00(0.98)。由于納入分析的各個數據集中肺鱗癌患者樣本量較少,該結論需要更大樣本量的研究驗證。2、在不同腫瘤或不同亞型的腫瘤中,IL-6R及其相關基因主要富集的生物學過程或通路不完全相同,IL-6、IL-6R以及gp130之間的相關性以及IL-6R mRNA對腫瘤患者的預后作用也不同。3、本研究不同腫瘤納入分析的數據集個數相差較大,尤其是肺鱗癌數據集,相對數據集數量較少,且各個數據集樣本量較少。需要更多包含多種重要臨床參數特別是化療信息的數據來進一步驗證以及探討IL-6R mRNA與惡性腫瘤預后之間的關系【5】。初步探討IL-6和IL-6R與腦膠質瘤發生發展的關系.方法:采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方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和IL-6受體(IL-6R)基因在腦膠質瘤組織標本和正常人腦膠質細胞中的表達.結果:30例腦膠質瘤組織標本中有24例(80.0%)表達IL-6、26例(86.7%)表達IL-6R、22例(73.3%)同時表達IL-6和IL-6R.人腦正常膠質細胞僅有IL-6基因弱表達,而無IL-6R表達.結論:腦膠質瘤可能存在與腫瘤的惡性增殖有關的IL-6/IL-6R自分泌或旁分泌環路【4】。導向殺傷是治療白血病的必然趨勢 ,而IL-6/IL-6R系統是細胞因子 受體導向治療的重要部分.IL-6R在很多腫瘤細胞上都有表達 ,如多發性骨髓瘤,前列腺癌,白血病等【7】
研究在惡性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和良性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患者血清中,IL-6/IL-6R對免疫球蛋白異常增生的調節作用.方法:收集惡性漿細胞瘤患者共37例,SLE患者33例,健康體檢者33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成分及輕鏈水平,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中IL-6/IL-6R的水平,所有數據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結果:漿細胞瘤患者37例,免疫球蛋白呈惡性單克隆增殖,其中多發性骨髓瘤27例(IgG型19例,IgA型8例),巨球蛋白血癥2例,輕鏈病8例,其血清中IL-6和IL-6R的水平較正常對照組均顯著增高(P〈0.05),組間無顯著性差異;SLE患者33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呈良性多克隆增殖,其血清中IL-6水平較正常對照組顯著增高(P〈0.05);惡性單克隆增殖病患者血清中的IL-6和IL-6R水平又顯著高于良性多克隆增殖病患者(P〈0.05).結論:IL-6刺激骨髓瘤細胞分泌異常免疫球蛋白及片段,參與了體液免疫調節,而在SLE患者組,Th1,Th2細胞功能偏移,以Th2細胞亢進為主,產生大量IL-6,它介導免疫調節反應,致B淋巴細胞活躍產生大量自身抗體及免疫球蛋白.IL-6/IL-6R水平的檢測對于臨床病情觀察和預后判斷有一定參考價值,如能設法阻斷其作用途徑,將為臨床治療提供前景【6】
IL-6是一種多效性前炎癥細胞因子,有多種生物活性,包括介導炎癥反應,免疫反應等。IL-6在許多炎癥性疾病中高表達,如RA,SLE,Crohn’s病等。IL-6的產生受多種因素的調節如NF-κB,Lin28,let-7microRNA,IL6陽性反饋環,JunB等。IL-6受體(IL-6R)包括特異性IL-6Rα及IL-6Rβ即IL-6家族成員共有的信號轉導蛋白gp130。IL-6可通過兩種途徑向細胞內傳導信號:傳統途徑及反式信號途徑,LMO4可參與反式信號途徑的調節。IL-6/IL-6R在T、B細胞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IL-6可抑制Th1、Treg的分化,促進Th2的分化;而且IL-6是CD4+T細胞分化為Th17細胞所必需;在B細胞中IL-6可誘導RAG基因的表達,促進抗體的產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IL-6/IL-6R與RA存在密切關聯性。RA患者血清及滑液中IL-6及sIL-6R的濃度升高,并且IL-6水平與疾病活性及臨床表現密切相關,這可以解釋RA患者的許多癥狀。因此可將IL-6信號轉導途徑相關的分子作為RA的治療靶點,目前也研制出幾種藥物,其中之一為抗sIL-6R的人源化抗體Tocilizumab。臨床試驗中,該藥可減輕RA患者的癥狀,降低疾病活性,可是也帶來一定的副作用,這就限制了該藥在臨床中的應用。正在研制的另一種抗IL-6R的抗體可能為干預RA帶來新的希望【7】。
IL-6是機體內復雜的細胞因子網絡(cytokine network)中必需成分之一, 它除影響B細胞和T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之外,還具有其它重要的生物 學功能。由于諸多細胞均能產生IL-6,它一度曾有10 多種名稱如β2干擾素和B細胞刺激因子-2(BSF-2)等 。
飼料營養成分:水分≤10%;粗蛋白≥20%;粗脂肪≥4%;粗纖維≤5%;粗灰分≤8%;鈣1.0-1.8%;磷0.6-1.2%。
生長曲線:無壽命:1-2年解剖學:無繁殖學:近交繁殖自發異常:無生理生化指標:無
根據目標基因IL-6的蛋白保守區和基因組結構,exon2(aa7-68)位于保守功能區:IL6。因此在這里形成移碼突變,IL-6所有轉錄產物都發生移碼突變,達到蛋白功能失活的目的。因此CRISPR設計靶點將設計在轉錄產物IL-6-001的exon2上(下圖中的紅色箭頭所指位置);
1.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2.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3.關于(樣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
4.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部分樣品有所差異
5.如果對于(B6-IL6tm1小鼠,動物試驗)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B6-IL6Rtm1小鼠,動物試驗
下一篇: B6-IL23atm1小鼠,動物試驗